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黄芳)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推动绿色贸易自由化,加速全球绿色转型”分论坛上,全球化智库(CCG)正式发布年度绿色研究报告《迈向绿色贸易新时代:官员、路径与总体绿色转型的中国》。报告深入分析“规则”的双重挑战全球化智库(CCG)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伟在第八届中国绿色贸易论坛上正式发布《迈向绿色贸易新时代:机遇、路径及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作用》研究报告。国际进口博览会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全球绿色贸易的隐形壁垒越来越高,环保产品的峰值关税仍高达35%。复杂的认证、歧视标准以及各国对“绿色产品”的“自我定义”构成了技术贸易的重大壁垒,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延缓了关键绿色技术的全球扩散,这对发展中国家尤其不利。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伟表示,当前全球绿色贸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HS编码等统一、详细的国际标准“语言”,导致贸易成本上升、政策精准度缺失、循环经济崩溃等一系列问题。他表示,该报告旨在提供一个明确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路线图,凝聚全球共识,提供明确的行动路线图。为此,报告提出五点重点政策建议。在加快构建包容性多边贸易框架方面,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世贸组织恢复环境产品协定(EGA)谈判,扩大产品清单,建立差别待遇机制,规范程序,互认绿色标准,降低因标准差异带来的贸易成本。在优化各国国内政策支持体系方面,报告建议各国应结合本国国情设计政策体系,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立贸易促进平台等措施,为绿色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t在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共享方面,报告强调要加强南北合作、深化南南合作,推动绿色技术转让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MGA国际组织的协调作用,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建立全球技术共享机制。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贸易方面,报告认为,数字与绿色深度融合将为贸易自由化注入新动力。要大力发展数字绿色贸易平台,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产品追溯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贸易流程,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碳足迹。在加快全球统一编码体系建设方面,报告建议务实当当前的全球统一编码不现实时,可以使用IC方法。首先,建议中国牵头制定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绿色贸易统计分类参考》;其次,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受益产业的标准互认;最后,积极参与全球政策制定,加强贸易数据库报告,为统一分类体系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中国将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推动全球绿色贸易自由化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