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黄芳)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推动绿色贸易自由化,加速全球绿色转型”分论坛在上海举行。世界各国政商学界代表共同发出呼吁,警惕并坚决反对以邻为壑的单边主义和“绿色保护主义”。我们必须通过构建新的合作框架、公平创新的全球治理,打破全球绿色贸易自由流动的监管壁垒和透明壁垒。论坛以“打破壁垒、制定标准、赋能”为主题,聚焦当前绿色贸易领域尚存的矛盾:一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绿色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催生了旺盛的贸易需求;另一方面,绿色标准的碎片化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碳关税等单边措施的兴起,正在制造新的贸易壁垒,严重阻碍全球转型的协作进程。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推动绿色贸易自由化,加速全球绿色转型”分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 。全球化范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从效率驱动、资本驱动向绿色、安全、可持续的新模式转变。我们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全球化。王辉耀强调,中国应向世界推广绿色发展、技术和产业的经验,特别是在“南方国家”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集群。同时,扩大与美国、欧元等发达国家的合作空间加强绿色发展领域技术交流和共同协调,用更高水平的开放为凝聚全球绿色发展共识、推动全球转型贡献决定性力量。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拉米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绿色贸易不应该是单一议题,而应嵌入贸易、环境和发展的三角平衡之中。他引用了欧方提出的“CTIP”(清洁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概念。理念,呼吁未来贸易协定将清洁发展与公平合作结合起来,探索绿色全球化新路径。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龙永图指出,在入世谈判的制定和认定方面,在绿色贸易标准方面,加强各国之间绿色产品标准的配置。可以促进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在全球市场的自由流动。在圆桌讨论中,多位行业代表提出需要构建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深度合作的新管理机制。以跨国企业为代表的人士指出,创新技术和全产业链协作是打破壁垒的基础。同日,全球化智库发布《迈向绿色贸易新时代:机遇、路径及中国在全球绿色转型中的作用》研究报告,提出加快构建包容性多边贸易框架、优化各国国内支持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合作等五项政策建议。经验共享,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贸易,加快全球统一编码体系建设,为“中国方案”贡献力量。 (超过)